室内设计及工程等价党支部陈娜同志是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一名专任教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专业,副教授,国家二级植物营养师,长期从事中药材资源调查与研究工作,在药用植物、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分类研究方面积极探索,对植物分类研究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自2008-2020年以来一直服务贵州“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2018-2020年参加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服务专家库,长期服务农村农业第一线,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指导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工作,指导合作社与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图1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钱庆生同志看望陈娜同志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农村产业革命和脱贫攻坚工作,在收到毕节市人力保障社局与赫章县政府(9+3)县中药材产业高校科技人员科技服务的函后,从2020年3月开始派遣陈娜老师长期驻点赫章县双坪彝族苗族乡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帮扶工作。双坪乡是彝族苗族少数民族乡又是赫章县极贫乡镇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双坪乡脱贫攻坚任务重,要想按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选对产业,精锐出战,双坪乡目前半夏道地药材,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种植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都面临诸多困境和风险。

图2建工学院党总支罗之军书记一行看望慰问陈娜同志
陈娜同志作为科技特派员潜心沉下基层深入田间地头,走遍赫章县双坪乡半夏、魔芋种植基地,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走进合作社和农户,组织企业与农户座谈,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寻找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了解全乡农业生产第一手资料,结合赫章县半夏中草药种植生产中出现问题,想农户之想,急农户之急。针对大棚育苗因当地湿度和寡日照等物候期影响,育苗期间常出现烂根、僵苗、易感病,成活率低情况后,带着农户开展不同育苗方法对比试验,建立立体苗床,利用基质椰康草滩等不同比例配方,优化当地传统育苗措施,改进了传统育苗方式,提高育苗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保证育苗质量;


图3陈娜老师现场指导和工作情况
经过不断改进优化示范种植模式,针对不同作物种植关键技术突破点,建立示范种植基地,给农户编写半夏中草药育苗生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给双坪乡2万亩半夏产业发展提供育苗保障,推动双坪乡马铃薯、魔芋良种繁育制种体系建立;并针对当地土壤等实际情况引进特优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对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在科技扶贫期间,在一线共开展了38场现场技术指导培训,让农民在最短时间掌握了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图4育苗方法对比试验
2020年广泛收集资料,为双坪乡农户精心制定种植方案,每亩半夏至少增加1800元产值,带动当地159户428人脱贫;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和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的培育和种植,带动双坪乡高产高效种植农户460户,实现人均收入达5800元;魔芋种植生产基地带动高产高效种植农户67户,部分农户成为种植大户,实现人均收入达7900元。

图5科技扶贫成效显著,贵州电视台对陈娜老师采访报道

图6带动一方致富,毕节电视台对陈娜老师采访报道
同时,针对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教育发展规划的指导,校领导班子也有意愿和需求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为更好地培养适合广大农村发展的职业专业技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陈娜老师结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一总支一项目”活动取得的经验,推动所在支部主动和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对接,帮助该校编制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反复研讨论证,顺利完成了《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受到了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的高度认可和赞同。

图7 科技扶贫硕果累累,致富一方
立足农村、深入一线,陈娜老师将农业技术知识和成功的经验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体现“政治担当”,扛起脱贫攻坚责任,把山区高原特色的中药材农业栽培提升到新高度,为双坪乡农业生产发展和增收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农业科技服务,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
2020年5月成立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赫章县双坪乡专家工作站,2020年6月陈娜同志成为贵州省首批科技特派员,科技帮扶民生赖之以兴,学问赖之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