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入学的大学新生,刚刚度过了大学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接踵而来的是种种不适应和困惑,正在经历着因环境改变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和不适应1、首先要找到与把握自我。针对大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我系特举办了大学生心理知识讲座。
人们常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生活的挑战前、生存的压力下,环境的左右中,我们首先要克服一个障碍就是自己,来自自己内心的束缚。客观了解和把握住自己,做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不被环境所左右,做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事情。继而,我们会在自己的所做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展和成绩,发现自己不断提高的应对环境的能力,充满信心地昂首走向明天。
1、要想适应大学生活,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就要对大学的学习有个客观认识。要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学习方向的专业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学习技巧的培养,如记忆术、如何记笔记。应对考试焦虑:充分准备,学习放松,考前模拟。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采用小步的策略、克服拖延和学会时间管理。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其中包含着许多社会道德的含义。坚强的意志是良好的性格体现之一,坚强的意志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不良的人格特征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努力克服自卑、虚荣、猜疑和妒忌等不良的人格特征。面对学生不良的人格特征,班主任不要直接进行批评或评价,否则逆反心理会使整个心事辅导工作陷入僵局。
首先,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件,切身领悟和体验,分析哪些“不良”、为什么“不良”,以便深刻认识和理解其不良的人格特征的表现和危害;其次,引导学生找出克服不良的人格特征的方法,对其提出的可行的方法进行鼓励;第三,检查和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对其取得的微小成绩应及时进行表扬;第四,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和总结,尝试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完善自我,提高应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爱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人活在世界上都需要爱与被爱。我们出生后得到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到了青春期, 便渴望一种来自异性的爱,也就是爱情,爱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生命之道。爱与被爱显然是人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