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技术系社会实践简报
工程系团总支编 2011年8月12日
走进新农村 了解新气象
——建筑工程技术系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7月12日,工程技术系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深入农村,体验新农村建设,在金阳郝家村进行访谈。队员们受到了村委会的热情接待,并在他们的带领下走访了解了当地的特色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状况。

郝家村是一个生态示范村,它的最大特色是在保持原有村貌的基础上,对污染的环境进行了治理,并进行了道路硬化,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文化建设。郝家村是贵阳市新农村建设的焦点,在文化建设方面和环境保护方面都起到引导作用。村中设有文化站、篮球场等村民活动场所。
郝家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指导员王宝惠带领队员们进入了郝家营生态农业园,为大家进行了细致专业的讲解。在回顾建设农业园的过程时,她不禁感叹国家的政策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村民们在思想和技术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村民的积极努力也是推进农业园建设必不可少的一大条件,为提高种植水平,村民们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学校的科技培训,购买了大量农业种植、管理、技术书籍阅读,多次派出党员和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积累了一定的种植和管理经验,并尝试着将产品送入市内各大超市和市场。
在村民生活富裕、收入增加的同时,该村党支部也没忘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中,党员干部率先在全村废除封建日,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如今,“封建日不请客”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现在的郝家村正以一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翌日,延续昨天郝家村的行程,建筑工程技术系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了新民村,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农村的发展是惊人的,农民不断接受新思想、新技术,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还懂得了如何高效利用资源进行环境保护。
、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
2011年7月18日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技术系社会实践简报
工程系团总支编 2011年8月17日
建筑工程专业“寻访高职优秀创业者,寻就创业之道”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自强创业之星” 暑期社会 实践小分队的所有成员借助此次机会寻访高职优秀创业者。据悉,在采访开始前同学们与高职优秀创业者一起观看了精心准备的视频,创业者针对同学们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并且给大学生创业者提出了几点建议:1、一定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是将来创业的根本;2、要时刻做好吃苦的准备,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3、希望大学生能够在大学时期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其他的再好也没用。对此次实践活动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并鼓励大学生能够多参与社会实践,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此次采访,社会实践小分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颇丰,都希望自己将来能
够像创业优秀者那样有所成就。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
2011年8月17日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技术系社会实践简报
工程系团总支编 2011年8月12日
社会实践,展望未来——建工10级社会实践活动
端午节,工程技术系的建工10级学生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借此表示对伟人屈原的敬爱。
这次的社会实践兵分两路,分别由班长和团支书带队。其中班长王森所带领的队伍围绕“防治污染”为主题,在白云铝厂社区以“防污染,不容缓”的标语进行了宣传活动。

待同学们陆续到达铝厂之后,活动就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包括发传单和问卷调查。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向周边的人们分发传单并进行问卷调查,借此机会向居民讲叙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瞧,这位同学正和老人亲切密谈,讲叙污染呢!”。活动中,负责摄影的同学用一个个珍贵的镜头保存着珍贵的瞬间。最后,所有同学在居委会门前合影,圆满结束了本次活动。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并提高了沟通与交流能力。希望今后的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优秀。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
2011年8月12日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技术系社会实践简报
工程系团总支编 2011年7月20日
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一直在路上
7月19日,由金阳世纪城二铺交通道路段,“文明行驶 和谐创建”实践服务团开展的为期三天的“交通服务一线牵”服务活动圆满成功。服务团四名成员担任交通协管员,他们耐心劝导行人不闯红灯,细心向等候绿灯的行人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连续三天的阴雨天气并没有消磨志愿者们的工作热情,大家即使撑着伞也坚持在雨中完成任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志愿服务刚刚结束,8月20日,“文明行驶 和谐共建”实践服务团在云潭南路、百花苑社区开展了以“和谐共建 幸福南通”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旨在了解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识,以及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服务团的八名志愿者分别来到世纪城和百花苑社区,向市民发放问卷,并仔细向市民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及意义。许多热心市民都对本次调查表示支持,同时还认真的在“我为金阳发展献一策”一栏中写下了自己关于金阳发展的建议。志愿者们在街道与街道之间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总伴随着欣慰的笑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与好评。
从城市卫生到精神文明,“文明行驶·和谐创建”实践服务团从受众出发,努力献一份心,尽一份力,力争真正把文明落到实处。对他们而言,暑期社会实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活动的就此终结。据悉,服务团还将以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过的社区为基点寻求建设服务基地的长远合作,打造自己的志愿者服务品牌。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
2011年7月20日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技术系社会实践简报
工程系团总支编 2011年8月25日
走进贵阳老城区 了解饮食结构
8月25日上午,工程技术系饮食文化调研小分队来到贵阳飞山街,在了解贵州悠久的饮食文化的同时,对贵州居民的饮食习惯开展调研活动。
通过在老街坊上咨询老字号店主和沿街访问一些老人,小分队成员对具有悠久历史的黔北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问及贵州人较为喜欢的口味时,很多店主都表示贵州本地人的口味偏辣,喜欢酸辣食居多。

队员们认为: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更加关注饮食健康,收益颇丰;同时,调研结果的汇总整理,将有助于开展饮食活动的同学对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饮食及疾病预防的宣传。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
2011年8月25日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技术系社会实践简报
工程系团总支编 2010年11月25日
实践出真知,艰辛长才干
2010年暑假,工程技术系建筑工程专业的同学们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他们,尝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种种真切的体会,是同学们最宝贵的收获。
许多同学利用到企业实习,利用这种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社会真的是很残酷,很现实。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同学们与社会的距离,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各返乡小分队感慨良多。有很多同学庆幸,庆幸他们还是一名在校学生,还有时间真正的把本领学好,在未来真正进入社会时不至于这样不知所措。他们在课堂之外学到了很多工作乃至做人的道理。
“真诚待人,和谐共进。”一名在建筑单位挂职锻炼的同学谈起他的实践经验。初进办公室,所见的都是陌生的脸孔。相处了几天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地说声“早安”或“早上好”。往往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轻轻的一声问候,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没过多久,他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他感慨说,是他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发自内心的真诚待人,也会得到相同的待遇。
“要善于沟通,工作不是只靠一个人。”无锡小分队负责人感慨颇深。在他们去企业调研的时候,深刻感受到善于沟通很重要。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热情和信心,是成功的最大保障。”启东小分队参观完建筑业大厦之后总结到如是结论。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
2010年11月25日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技术系社会实践简报
工程系团总支编 2012年7月9日
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团出征
7月9日上午,建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服务团出发。科学发展实践服务团深入到贵州金沙县双坝村敬老院、双会村幼儿园、华牧长毛兔养殖基地、黄山村等地方进行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与当地团县委经验交流、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幼儿园看望留守儿童、祭扫烈士陵园、参观建筑工地、参观建筑工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知晓率调查问卷、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综合满意度调查、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农村低保户医疗调查、民生十条调查等。